本文小编将为大家介绍2023年宣城市侵权争议解决案件的处理全流程等内容,详情如下,看完之后对于该项目还有疑问,或是想要了解更多申报内容,可以直接致电咨询,政策小编在线解答。
咨询热线:18556383198 (可加V) 金莉君
在任何一个公司,处理诉讼或仲裁案件都应该是公司法务的重要或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对诉讼、仲裁的处理方法或流程进行整理汇总就显得十分必要。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地产公司为列,分享一下争议解决事项的处理流程。
指导思想
无论诉讼还是仲裁,都应该首先意识到公司通过诉讼、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也许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合适、最经济、最效率的方式。法务的关注点应该始终围绕在如何高效、和谐、经济、多赢地解决已经存在的争议问题,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
因此,要先定性目前事情处在哪一个阶段,除了诉讼或仲裁,是否有其他的管理方式、沟通机制、解决办法可以使用,以降低公司风险,推进争议解决进程。同时,又要及时与主导部门沟通,先解决可以解决的争议部分。其次,针对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的争议事项,也要考虑是否存在和解、调解的可能,是否可以在法庭(仲裁庭)下据理力争?在庭下据理力争是否可以比在庭上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主要工作
1、分清事实部分、争议焦点和法律关系。争议事项大多与公司开展的业务相关,因此,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看清事实的本来面目是法务接手案件后的第一要务。但事实虽然是一个法律概念,应该是客观的。但描述事实的人却可能是主观的。因此,对于业务部门的说法,要互相印证分析,看是否有矛盾之处。一个项目有多个经办人或者多个经办人管理过此项目,法务都要认真仔细倾听他们的说法。把握对称信息,是了解全部事实的基础。
多部门联动的案件需要与律师召开协调会,搞清楚事实部分,讨论出来各方争议焦点。律师和法务初步分析诉讼成本和把握,分析法律关系,初步判断起诉或应诉的可行性并形成会议纪要。
2、工作汇报。如果领导是法律专业出身,当然可以站在法律的视角,用“法言法语”跟领导汇报。但若主管领导非法律专业,如何将案件中琐碎的事实、复杂的法律关系及巧妙的处理思路“三言两语”的讲清楚并且让领导听明白,非常考验公司法务的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工作之初,笔者经常因为说不清楚被领导怒怼。后来经过总结,发现汇报任何工作的要点,无非是要准确回答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你的答案能够完全消除他的疑虑或者能启发他更深的思考,都是一个成功的汇报。
说回案件汇报,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跟领导说明白,我们要起诉/应诉谁(对象),因为什么事情(事实),除了诉讼或仲裁,是否还有其他的措施可以同时采取?是否有对公司特别有利或不利的情况,如何避免或减少不利情况对公司的影响?律师费用怎么支付(如有代理律师)等。
3、庭审过程管理。由于笔者所在的公司采用案件均由律师代理,法务基本不出庭应诉的管理模式。因此,还涉及到法务与律师的互动,或者说是对律师在代理案件过程中的管理就显得很重要。律师是法务了解案件庭审情况的窗口,通过律师,法务才可以知道案件的走向,并进行下一步判断。具体而言,我们对庭审案件的管理要求如下:
(1)及时反馈:无论法务是否参与开庭,应在每次开庭结束后,将重要案件庭审情况编辑微信发送至部门工作群。法务不参与开庭,应与律师及时沟通,让律师发送邮件至法务邮箱。
(2)调整策略:并非每个诉讼案件都会赢或者说并非进入到诉讼程序,就全靠法官判决,法务要根据诉讼进程及时判断是否要撤诉、调解、和解或继续审判。如果案件在庭审过程中,出现明显对我司不利的证据,应及时与律师沟通,或调整诉讼策略或争取调解/和解。
(3)总结反思:如果一二审结果与公司之前预想差距较大,要开经验教训总结会,具体分析此案中公司、律师有哪些方面做的较好,哪些是做的欠佳,欠佳的原因是因为公司提供的证据问题,还是律师水平不行,要日后反思,律师形成书面意见提交公司,法务形成书面意见提交公司。
如果在准备案件证据过程中,发现公司制度、流程有不完善或可以更完善的地方,我们会及时记录并形成文字汇报,避免因流程、制度问题导致公司同样的错误重复发生。
4、 诉讼资料管理:笔者认为,诉讼案件的了结不应以执行完毕判决(裁决)义务为终点,而是应该以诉讼(仲裁)中各项资料均已完成存档为案件结束的终点。这就涉及到资料的借阅管理和保存管理。作为法务应该特别重视,资料保存的完整性、及时性、有序性。
(1)资料借阅:律师开庭前借出原件,需要填写《投资拓展部法务组文档借出登记本》,开庭核对原件后,要让律师及时归还。
(2)资料保存:所有案件的关键证据、法院判决等均应扫描后保存电子版。同时,纸质存档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法院传票、起诉书、答辩状、主要证据、公司内部呈批件、法院判决、执行凭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