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新发布的《武汉市加快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武汉市物流企业将迎来8项利好政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咨询热线:18709834578或18186061490(v同)
(业务范围:抖音短视频运营推广、网站关键词运营推广、项目申报、工商财税、股权设计、软件开发、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专利商标版权软著、科技成果评价)
01列入“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列入“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的实施主体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对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中心)的实施主体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50万元对入选并通过验收的国家、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0万元、100万元。立足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加快实施联运枢纽、集疏运设施、换装转运装备、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补短板工程。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支持投入,对列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根据年度获得国家支持资金额度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不超过项目年度核定投资额50%比例的补助支持。
支持武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 成员国等建设境外分拨集散中心海外仓和集装箱还箱点。对经认定的省级以上公共海外仓,在国家和省级支持基础上,市级按照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02排名靠前的本市公路货运企业按一定额度予以配套奖励
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持续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调整优化出台江海联运、近洋直航、水铁联运等新一轮集装箱航线支持政策鼓励发展出海、联运、中转、上游等重点航运航线。
加快推进中欧班列(武汉)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中亚、东盟、铁海联运班列通道建设加快完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支持政策。
深挖铁路货运潜能,拓展快速货运“天天班”和沿江货运班列,探索发展高铁快运等服务产品。
支持武汉天河机场恢复和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协同花湖机场开展货运枢纽建设,文持具友展全员机航至发挥国际航线与口岸功能,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光电子信息、跨境电商等临空偏好性产业。
对新增纳入交通运输部规模以上统计范围,或者货物周转量全省排名前30位(或者增长量排名前50位)的本市公路货运企业,按照省级支持资金额度的20%予以配套奖励。
落实省内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绿色通道”政策。
03对2023年获批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100 万元
围绕“965”现代产业体系,支持物流服务嵌入汽车、光电子信息、服装等重点产业供应链,支持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重点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对2023年获批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100万元鼓励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内部供应链向独立现代供应链企业转型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中小企业内部供应链实行“企业联盟化、联盟企业化”抱团式发展。推进物流领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对年度评定为优秀的集聚区运营管理机构给予50万元奖励。
04冷链物流提档升级实际投入达30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获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冷链物流提档升级,对新购置或者改造智能化冷藏分拣设施、单元化冷链载器具、标准化冷链车辆、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等实际投入达到 300万元以上的,按照实际投入10%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被认定为全国五星级、四星级的冷链物流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升级给予补差奖励。在新城区和青山区新建或者依托大型农业批发市场改(扩)建冷链物流中转基地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给予不超过投入 50% 资金补助,单个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大新能源配送车辆推广应用和充换电站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分类管控措施,合理设置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装卸设施。支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落实市区建设、运营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05力促引进知名大型物流企业最高奖补4000万元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货运代理和供应链头部企业,对新引进并达到我市200万元至4000万元落户、办公用房等资金奖励补贴。对新入选全国物流 50 强企业的,给予100 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被认定为全国5A级、4A级物流企业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 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升级企业,给予补差奖励。
鼓励物流企业、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认定的在3年内给予30万元奖励,重新认定的给予10 万元奖励,市、区各承担 50%。鼓励各区以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和楼宇经济为依托,开展网络货运平台代开发票试点,对符合规定的实施运营主体给予相应奖励。
06有序放宽物流领域相关市场准入严查各类违法违规收费
有序放宽物流领域相关市场准入,支持港航企业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从事危化品粮食等专业运输和铁路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
积极对接全省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引导各类物流公共信息数据共享开放。
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开展“通关 +物流”服务,在综合保税区、汉口北设立机场“城市货站”,提高口岸服务水平。规范口岸场站收费行为,严格落实《港口收费计费办法》( 交水规(2019]2 号),不定粗对机场,港门铁改场站开屏收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