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88号)和《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工信部联节〔2022〕76号)有关部署,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3〕224号)要求,,我区组织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征集工作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如果想要申报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榆林市、商洛市的项目政策,欢迎联系小编获取更多奖补政策详情!
政策免费指导:13053132051(vx同号)】
一、征集范围
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以及数据中心、5G基站等重点行业领域,征集一批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高效热泵、新型储能、氢能、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主体。建有独立完整并稳定运营工业绿色微电网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或相应工业绿色微电网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中,工业企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工业园区应为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
(二)具体要求。申报的工业绿色微电网应实现稳定运行、具有显著节能降碳效果,并至少满足下列指标中的三项要求:
1.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本企业、园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可再生能源、工业余热余压等余能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含热电联产、燃气分布式能源等)等合计占本企业、园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MW以上,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MW以上;
3.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比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
4.电力负荷调节能力(可根据电力系统需要变动其输出功率的负荷占电力最大负荷的比例)达到5%以上;
5.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包括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氨)储能等)达到1MW以上;
6.可再生能源制氢或工业副产氢年生产规模达到5000吨以上,并实现就近利用;
7.工业余能利用率(实现回收利用的工业余热、余压、化学余能、余冷及其他余能占理论可利用余能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
三、具体要求
(一)企业按要求编制《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申报书》、汇总表和相关申报材料(纸质版一式两份),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报告内容按顺序编制目录页码,纸质胶装,书脊处标明“XX市XX区(县)XX企业”。同时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上传报送电子版材料。
(二)请各企业高度重视,并积极申报,于9月7日前将企业申报材料(含汇总表,一式两份)报送至高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并将电子版(整本盖章版申报资料PDF版和汇总表EXCEL版)发送至指定邮箱或用U盘拷贝。
【11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13053132051(微信同号)
(卧涛集团:抖音短视频运营推广、网站关键词运营推广、项目申报、工商财税,股权设计、软件开发、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专利商标版权软著、科技成果评价)】